公司介绍 系统介绍 项目介绍 收藏本站
  帐号 密码 识别码  
全站搜索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家校通客服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咨询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

微信服务号
客服电话
+86+0411
87924411
13674247616
案例分析 当前位置: 首页 > 案例分析   

失重的家教———试论家庭教育相关因素的嬗变及家庭教育的困境(三)

父母因素的变化

(一)价值观的迷惑目前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,把家庭教育狭隘地理解为仅仅是智育,这使得家庭教育的功能大大缩小,尤其表现在家庭教育中德育职能的逐渐弱化,逐渐被智育和其他一些功利性较强的教育职能所代替,出现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,导致孩子人格的缺失,它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是显而易见的。

中科院心理所在对中、美儿童适应能力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中,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,中、美两国儿童的父母对儿童的要求、期望和教育方式显出某些不同之处。中国母亲大多希望孩子当好孩子、三好生、守纪律、受奖励,注重儿童课业成绩的提高,花较多的时间帮助孩子做家庭作业、讲解难题,对孩子得了低分,持批评态度,并进行惩罚。而美国母亲更强调儿童认知能力的培养,社会技能的提高,对孩子干预较少。

有资料显示,在上海全市性的一次抽样调查中,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情况都了如指掌,但问到子女的兴趣、道德品质时,许多家长均以“不清楚”、“不太了解”、“没有注意”等回答。

(二)甘当学校教育的助手,使家庭成为“第二学校”

学校教育、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各有自己的职能,但近些年来,家庭教育却出现了“异化”,   学校教育的片面性对家庭教育的片面性起到了强化作用。为数不少的学校,在评价、奖励学生时,把智育成绩摆在显要的地位。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,把课堂延伸到家庭,甚至要求家长介入学习过程。如有的要求家长每天检查作业并签名,有的要求家长每天出一定数量的题目给孩子做等。家庭教育始终围绕着学校的分数指挥棒转,学校把本应承担的智育职能,部分推给家长。结果是家庭教育未能履行自己的职责,很多家长把相当多的精力倾注在孩子的学业上:或辅导,或陪读,或代做作业。家庭成了学校,自己教、请人教文化课,使家庭成了学校教育的“承包机构”。

(三)精力与丰富的教育内容的矛盾

《宪法》第49条规定:“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人子女的义务。”1997年3月,国家教委和全国妇联颁布了《家长教育行为规范》。其中第一条就规定了父母的责任:“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,自觉履行教育子女的职责。”但是家庭的教育者,不是专职的,他们都各有自己的社会职业,在社会发展日益加速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,父母的业余时间相对减少,因为他们既要胜任自己的工作,还要不断地学习“充电”,因此,不可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子女教育工作上。不少父母将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,等于将一部分应当由自己承担的责任委托给学校,可能也是无奈之举。即使是住家孩子的父母,教育子女也只能在工作、劳动之余进行,因此他们能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。尽管教育子女不是父母的专职工作,但是并不等于父母有理由推诿,有理由敷衍,有理由失职,这不仅与情理不符,也为法律所不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