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介绍 系统介绍 项目介绍 收藏本站
  帐号 密码 识别码  
全站搜索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家校通客服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咨询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

微信服务号
客服电话
+86+0411
87924411
13674247616
家教研究 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家教研究   

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内容与方法(一)

教育的现状

全世界都发现今天的孩子不好教育,中国也进入了有史以来最难教育孩子的时代。

父母权威地位动摇

    教育的首要挑战不是独生子女问题,也不是学习压力问题,而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。1997年,我在法国开会,几百个专家形成共识:在计算机时代,成年人心怀恐惧、疑虑重重,而青少年则无所畏惧、满怀欣喜。信息化时代动摇了老师和父母的权威地位,孩子的优势越来越多,父母的优势越来越少,父母在某些事情上还要请教孩子。因此,今日社会出现了“复杂的对象,简单的教育”的现象。

●时代充满性诱惑

     一方面孩子的发育大大提前。1999年一项调查发现,现代城市女孩初次来例假的平均年龄是12.54岁,男孩第一次遗精的平均年龄是13.85岁,比过去提前了一两年。另一方面,中国的性教育水平还非常落后,社会、网络上到处充斥着性的诱惑,在这种情况下,孩子很容易因为无知而铸成大错或是受到侵害,父母们随着孩子的成长心中也是忐忑不安。

习惯的重要性

    虽然全国的父母并没有聚在一起开过会,但他们都说大致相同的话:“别看电视了,别上网了,你要不好好学习,以后就考不上好中学、好大学,就找不到好工作,将来怎能养活自己?”经常听到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的父母这样唠叨。这样的话说一两次可以让孩子产生危机感,但说多了,反而会适得其反。有许多父母曾向我抱怨说,我的孩子不可救药了,都说了他800遍,他还是改不掉坏毛病。我回答说,如果你说他8000遍,他更改不掉。孩子养成一种坏习惯一定是有某种原因的,这时候他需要的是帮助和引导而不是训斥。训子千遍,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。

●习惯的含义

     人的动作70%都是习惯动作。习惯就是人稳定的、自动化的行为。从心理学角度而言,习惯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稳固的链接,有某种刺激出现,必然就有某种反应发生。打个比方,只要在讲台前,我的手机肯定处于静音状态,这就是一个习惯,这个习惯背后的观念就是如果我的手机在会场上响起,我会感到很惭愧,因为我影响了别人。俄罗斯有位著名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,对习惯有句非常精彩的描述:习惯是我们存放在神经系统中的道德资本,你有了好的习惯,一辈子就享受不尽它的利息,你有了坏的习惯,一辈子就偿还不尽它的债务,坏习惯能以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好的计划破产。这话是多么深刻!

●好习惯的意义

      有些人可能认为现在讲习惯有点过时,认为习惯会影响孩子的创新,我认为恰恰相反,养成好的习惯是人的解放!在孩子的成长中,很多坏习惯就像绳索一样把孩子束缚住了,比如上课不认真听讲、乱花钱、不守信用等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坏影响是很直接的,这些都是人的低级行为,而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就是把孩子从低级行为中解放出来,获得更好的发展。

      在少年儿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一系列基本的良好习惯,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:良好的习惯可以促进少年儿童基本素质的提高,良好的习惯是少年儿童能力的重要生长点,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某些人格特质有促进作用,良好习惯的积累、整合和升华必将对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产生重大影响,为少年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
习惯的培养

     孩子的成长,关键在于培养做人、做事、学习的好习惯。

●培养做人的习惯

    做人的核心是要有爱心。没有孝心的孩子很难有爱心。儿童明白道理是由近及远、由浅及深的过程,古人在《礼记》中说“立爱自亲始”,就是培养孩子的爱心要从孝敬长辈开始。对孩子关爱最多的人莫多于他的父母和家人长辈,如果孩子对这些最亲近的人也产生不了爱心、孝敬之心,你还指望他去爱别人,这是不现实的。所以,看一个孩子有没有爱心,做人方面有没有好习惯,首先看他有没有孝心。现实问题在于,现在的父母包括父辈和祖辈对孩子很有爱心,而孩子对父辈、祖辈的孝心是很不足的。比如,问父母孩子的生日是哪天,没有一个父母不知道,都记得牢牢的。给孩子过生日是家庭的大事情,可是倒过来问孩子,父母的生日是什么时候,如果不经过教育、引导,能记住的不超过一半。而且在孩子生日那天,庆贺的第一主题应该是感谢父母,因为孩子生出来的那天是“父忧母难日”,但现实中很少有哪个生日会是以此为主题的,好像我们的孩子都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。这是因为没有形成习惯。〈〈少年儿童研究〉〉杂志介绍过一个与众不同的家庭,国家有国庆日,这家有家庆日,是什么日子?是爸爸、妈妈的结婚纪念日。一年一年地过,孩子现在都已经很大了,但家里最重要的一天还是这个家庆日,每逢这一天,孩子就会给父母准备很好的礼物,然后盛装聚在一起庆祝,非常有意义。是父母的相亲相爱才有了这个家庭,难道不值得庆祝吗?可以说,这是爱的教育,这是性的教育,这是感恩的教育,这让孩子懂得了家的意义,并养成了一种好的习惯。

    〈〈三字经〉〉说得对: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习相远。小孩子生下来都是很好的孩子,只是受到不同的教育养成不同的习惯,所以才会有很大差别。比如对小孩子说,叔叔想吃你手里的冰棍,小孩子一般都很乖,同意了,你就把冰棍拿过来,假装放到嘴边,就开始夸孩子:你真乖,叔叔不爱吃,还是你吃吧。要是有哪个大人不开窍的,真把冰棍塞进嘴巴了,那孩子多半会“哇”地哭起来!连小孩童都知道真吃是不对的,假吃才好,这叫什么教育啊?很多家庭,父母买了好吃的都留给子女,自己不吃,也不让别人吃,而是看着孩子吃,这样培养孩子,一开始还觉得是乐趣,后来才发现孩子变得很“独”,独吃、独占、独霸、独享!等受不了了,再想去改变就很难了。

    有一个很耐人寻味的案例。北京有位周妈妈,一家三口人都爱吃桔子,可她买桔子不按斤数去买,而是按3的倍数去买。晚饭后吃桔子时,妈妈的规矩是叫儿子拿3个桔子,洗净了每人一个。有一次,就剩3个桔子了,儿子没像往常一样把桔子递过来,而是用眼睛看着爸爸妈妈,那个意思就是说,就剩3个了,你们俩还吃啊?这位妈妈对爸爸使了眼色,吃!结果夫妻俩就开始剥桔子吃,爸爸妈妈这边剥桔子,儿子那边就开始流眼泪,心里话就是“真吃啊,都不留给我,你们真狠心啊!”这位妈妈后来告诉我说,我把这个桔子吃下去了,但一点味儿都没吃出来。我说你做得对,现在的孩子他不缺两个桔子,他缺的是心中有他人。所以我给诸位父母一个忠告:千万别让您的孩子吃独食!您教育孩子的最低水平就是吃东西一人一份,您要把自己的那份有滋有味地吃下去就是好的教育。孩子长大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过程,是社会化的过程。什么叫社会化,通俗点说就是当孩子的心里能想到别人了,他的社会化就开始了,当他能处理好你我他之间的关系,他的社会化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平。那个分桔子的孩子2000年考上了北京大学,收到了亲戚朋友祝贺给的500元钱。连他妈妈都没想到,春节回家看奶奶,这孩子就把这500元钱都给了他的奶奶。大家想想看,如果现在的孩子有500元属于自己的钱,能舍得给一位远方的老人,那是很不容易的!为什么这个孩子如此有孝心?这就是一种习惯的养成。美国人认为21天养成一个习惯。根据我们的研究,养成不同的习惯需要的时间不同,一些复杂的习惯需要3050天。这位周妈妈怎么培养儿子的孝心呢?家里只要做好吃的,就让孩子先送一份给住在附近的姥爷姥姥,每月给远方的爷爷奶奶汇款让孩子去邮电局办手续还写上问候的话。多少个21天过去了,孩子有孝心的习惯就养成了。这也是孔老夫子的忠告,叫做“少成若天性,习惯如自然”,就是说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他的天性一样表现得很自然。明智的父母要对孩子藏起一般的爱心,越爱他就越不能让他独吃独占,因为一个独吃独占的孩子是不可能与大家友善相处的。

我们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,现在孩子出现问题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小的时候太娇惯,太放纵,到最后看不行了,就严加管教。但是往往孩子已经养成坏习惯了,你突然又不许孩子这么做,他肯定受不了,这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,甚至是离家出走。所以孩子的教育与成长是双轨道的,是两个轮子前进的,既要让孩子自由快乐,又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,这才是平稳发展。如果两者缺其一,孩子有可能会畸形发展。给孩子自由快乐的童年非常需要,但是决不等于放纵孩子,爱孩子就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