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介绍 系统介绍 项目介绍 收藏本站
  帐号 密码 识别码  
全站搜索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家校通客服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咨询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

微信服务号
客服电话
+86+0411
87924411
13674247616
家庭情感 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家庭情感   

家庭的情感教育

 情感是受认识制约,推动人们有所追求和奋斗的心理驱力,是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,是使儿童的道德意识升华为信念,形成道德情感,进而外化为道德行为,使知、情、意、行达到统一的心理动因。家庭的品德教育是紧紧围绕道德意识、道德情感、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这四个方面进行的。作为父母,要使子女在家庭中形成精细的、温存的、敏感的、富有同情心的心灵。

要教育子女不仅用头脑和理智,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心灵去认识外部世界,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。在知、情、意、行这一道德结构中,知是道德品质的理智特征,表现在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上,也表现在道德是非观念上,如对善恶、荣誉、幸福等的认识,它是道德行为的前提。而且,作为道德品质的情感特征,它具有强烈的驱动力,能激发人们追求真理、克服困难,它调节着个人言行,指导道德行为方向。只有借助情感教育,美化子女的心灵,才能使他们学会做人,正确地去追求人生价值。一个人的高尚情操、良好品德,首先是童年时代在家庭中培养起来的。孩子们从小开始就思考好坏、善恶问题,多数是从父母那里去寻求答案。作为父母,应该积极创造条件,使子女在家庭生活中获得健全的个性,发展积极的情感。

子女随着年龄的增长,不仅从家庭中得到直觉的道德形象的情感体验,而且从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身上受到具有社会性内容的情感熏陶,从而形成是非观念,善恶标准及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精神,养成爱劳动、爱科学的习惯,具有责任心、义务感等。

父母的职业、家庭的文化氛围、家长的期望,在对子女的情感教育中产生了强有力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。研究资料对386名幼儿家庭教育的调查表明,父母的文化水平、职业及对子女的期望,对幼儿形成积极情感和良好品德均有显著影响。这说明家庭的文化氛围,家长的职业及期望指向等因素,都会转化为对子女的日常要求,并始终反映和渗透在家长自己的行为、态度和习惯上,进而影响到子女的情感和个性。家庭悲、喜剧,究其根源,是“情”的巨大作用,产生于爱子之道。有的家长因溺爱,导致子女堕落,有的恨铁不成钢,爱子极深反而铸成家破人亡的惨案,这皆出于情感,或操之过急,或方法不当。家长对子女情感的投射越强,越一致,教育的影响力就越大;家长对子女的感情投射不足或不一致,反映出的亲子关系就会不正常、不稳定。有资料证明,儿童家庭教育中,交往关系、照护程度、控制程度、约束程度几方面反映的亲子关系与儿童个性发展的相关程度很高。交往过低,或只限于父母交往,不利于儿童社交发展,在人际交往中易产生紧张、忧虑;父母对子女照顾过多,易使儿童行为无主、幼稚、拘谨、过分敏感、易感情冲动;约束过严,儿童行为退缩、依赖性强、易产生紧张和焦虑,也不利于形成儿童自我约束。上述表明家庭情感教育在子女品德、个性形成中,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。家庭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有:

    1. 促进儿童理智感的发展

理智感是人们在判断事物是否符合个人认定的真理标准时,所产生的情感体验。理智感是以理智信条为基础的。在家庭教育中,注意提高子女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,发展他们的理智感,使之嫉恶如仇,从善如流,才能维护真理,反对谬误。一个人具有高尚的理智感,才会成为为正义和真理奋斗的革命者和科学家。理智感的发展是在与他人交往、学习他人经验、掌握社会行为准则中实现的。作为家长要为子女提供交往活动的环境和条件,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化水平。父母和家庭是影响儿童社会化进程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因素。在现实生活中,有些家长为了避免使子女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,限制子女同他人交往,使孩子习惯于孤独地生活,其结果不但影响了子女个性社会化的进程,也影响了子女高尚理智感的形成。

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,是直接影响情感教育效果及其道德品质发展水平的又一个重要因素。自我意识在儿童品德发展和个性形成中具有定向和调节控制作用。当他们意识到个人在社会生活的道德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时,道德观念将随之提高,并促使他们主动去掌握有关的社会经验和道德规范,调节自己的情感和行为。自我意识的发展,有利于道德判断的独立性、原则性、批判性的培养,有助于道德情感和良好品德的形成。

2. 促进子女道德感的形成与发展

道德感是由别人或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相信的道德标准引起的,诸如对他人做了好事的敬慕感、自愧不如的惭愧感、个人做了好事的自慰感、做了错事的内疚感等。道德感取决于复杂的情感对象是否符合个人的道德信条。当人们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时,也就是说,他们的社交活动得到满足,自尊自信得到肯定,求知求美的心情得到理解时,便会产生积极奋进的情绪体验,由此影响他们的动机、目的、爱好、理想、世界观的形成,影响他们对善恶、义务、良心、荣誉、幸福、节操、正直等道德情感的发展。一般说来,积极进取的心态,促使儿童的道德水准有所提高;消极的心态,会改变儿童原有的品德特征。

在儿童道德感的培养中,家长的情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,有助于子女形成积极的生活目标、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。父母不和、分居离异对子女道德情感的形成会产生不良影响。研究材料表明,4~6岁的离异家庭与同龄的完整家庭的儿童存在心理差异。离异家庭儿童的亲子关系、同伴关系、控制能力、乐观——悲观情绪均差于完整家庭的儿童,且他们所具有的“问题行为”多于完整家庭儿童。4~6岁是儿童个性奠基阶段,此时所造成的心理偏差会对日后的发展与教育带来很大影响。

3. 促进儿童美感的发展

美感教育是家庭美育的基本内容。美感是指周围的自然景物或社会生活中人的言论、行为、思想符合人美的需要所产生的情感体验。美感是家庭情感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。美感教育有陶冶情操、塑造心灵的功能。儿童美感的发展是开发智力、启迪创造才能、培养意志、净化灵魂、愉悦精神、增进健康的钥匙。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:“美感教育就是一种情感教育。”

美的情感教育是以认知为基础,通过想象自由扩展和抒发,与理解的浓度密切相关的。由此可见,家庭以美感为内容的情感教育与理智感、道德感的发展相联系,包括思想美、品德美、情操美、性格美、习惯美、语言美、行为美、风度美、仪表美等多方面的内容。家庭情感教育在促进上述各方面的美感教育中,应着重培养儿童的审美感受力、鉴赏美的能力、创造美的能力、表达美的能力及丰富的审美情趣等。

家庭情感教育中的美育,应针对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。婴幼儿期间,以引导他们到大自然、艺术世界中去培养对美的兴趣和爱好为重点,使之注意欣赏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现象,并利用游戏活动促进美感的发展,在丰富生活印象中,培养创造美的能力。在童年期,则应以对审美对象的形式、结构、形态的直观感受能力、审美想象力为重点,加强儿童对情感的理性调节。在少年期,以审美的理解力,广泛的审美情趣、审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为重点。青年期则应以培养青年按照美的规律提高审美理解力、表现力和创造力为重点,重视高尚审美情感的培养,正确审美观的教育。

4. 促进儿童实践感的发展

人们在各种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,所形成的情绪体验是家庭情感教育的又一个内容。儿童在劳动、学习、运动、游戏等实践活动中,或因对活动本身的兴趣,或因掌握了某种技能技巧,也可能通过努力探索取得了满意成果,都会带来积极的愉快的情绪。而枯燥单调、消耗精力、过度疲劳、紧张或毫无成果,都会引起消极的情绪反应。

实践感的范围、内容、强度有所差别,家庭情感教育应以促进积极、强烈的高级情感为重点。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,也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实践活动,当前在独生子女教育中,劳动实践在情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。作为家长,要教育子女把劳动作为人生必要的活动,作为克服困难焕发朝气的源泉,作为顺利完成任务的快乐感受,使子女不仅对劳动过程,而且对劳动成果产生愉快和珍惜的情感。

为了培养子女热爱劳动的情感,家长必须摒弃包办代替、过度教育的错误态度,树立“人才自古多艰难”的教育观念,对子女适当施以必要的劣性刺激(艰苦的、困难的、劳心劳力的),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。在实践感范围内,还有一种与创造性劳动有关的情感形态,即创造感。

未来世界需要创造性人才,应在早期家庭教育中重视创造感的培养。家长需为子女创造条件,使他们有机会在动手创造新的事物形象中,体验到欢欣鼓舞;在探索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中,情绪高涨;在遇到失败时,体验到情绪的不安和失望;在正确解决困难、获得成功时体验到快慰等。

当今的社会由于社会竟争的日益激烈,孩子的学习压力也日渐加重,情感冷漠方面的引导亟待加强。很多调研结果显示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着情感冷漠的现象。

我看到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:

一天高中一年级的涛涛放学回家,看到爸爸趴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,但涛涛竟视而不见不闻不问,抱起足球就要出去踢球,就在他要出门时,爸爸用微弱的声音叫住他说:“涛涛,你给我倒杯水吧。”涛涛说:”你自己不会倒呀?”爸爸又说:“你快去把你妈妈叫回来”。涛涛刚才回来时看到妈妈就在菜园里除草,只有两分钟的路程,但涛涛急着出去踢球就边往出跑边说:“你自己不会叫呀。”随后抱着球就冲出了家门。

天黑了,涛涛抱着球兴高采烈地回到家,爸爸已经因脑溢血突发,抢救无效而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。医生说,要是早半个小时送到医院也许可以挽救一条生命。一个如日中天的生命就这样离去了;一个家庭倒下了一座山。

这是多么令人心寒的悲剧呀。假如涛涛是一个有责任心、懂得关心别人的孩子家里还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吗?这是值得反思的,难道这样的责任能都是孩子自身的吗?我们做家长的是否教给了孩子如何孝敬父母、如何关心家人、如何负起学习以外的责任?